甚至会说"有空回家吃饭"。但我知道,那不是想念,而是他们终于意识到,
女儿也是可以依靠的。而我,已经学会了说"不"。第九章 舆论风暴庭审结束后的第三天,
我的故事突然在网上爆火。
原来有个实习记者偷偷录了弟弟在法庭上说"她这么大岁数没嫁出去"那段话,
发到微博上后转发量瞬间过万。上海三套房全给儿子 的话题上了热搜,评论区炸开了锅。
有人说:"2023年了还有这种封建余孽?"也有人说:"女儿也是亲生的啊,
这父母心太狠了。"最让我意外的是,许多自称"扶弟魔"的女孩私信我。
有个叫小梅的姑娘说,她打工十年供弟弟读书,结果家里拆迁分四套房,
她连个储物间都没分到。还有个四十多岁的大姐,因为当年争房产被家族除名,
至今孤身一人。这些留言像潮水一样涌来,我的手机从早响到晚。有天深夜,
我突然接到二伯的电话,他支支吾吾地说:"小雨啊,
你弟弟那套经济适用房...当初你爸好像材料上做了点手脚..."我浑身一个激灵,
赶紧录音。原来当年申请时,父亲虚报了家庭收入,还伪造了我的工作证明。挂掉电话,
我立刻把录音发给了陈律师。他在微信上回了三个字:"翻盘了。"第二天,
弟弟突然加我微信,发来一段语音,声音出奇地温和:"姐,
爸妈想请你明天回家吃饭...那个官司,咱们再商量商量?"我盯着手机屏幕冷笑,
这是知道要败诉了,开始打亲情牌了?果然,三天后法院通知补充举证。
陈律师提交了新证据,指出经济适用房申请材料造假的问题。法官当庭训斥了父亲,
说要追究法律责任。父亲脸色煞白,差点从椅子上滑下去。最终宣判那天,
母亲破天荒地穿了件我大学时给她买的藏青色外套。当法官宣布我胜诉时,
她突然冲过来抓住我的胳膊:"小雨,妈知道错了,咱们撤诉行不行?你弟弟要是没了房子,
媳妇就要离婚啊!"我轻轻掰开她的手:"妈,我也是你的孩子。"转身离开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