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只剩下他刻意压低的呼吸声和机器内部芯片高速运算时发出的、几乎不可闻的蜂鸣。
解那层层叠叠、如同迷宫般的逻辑防火墙和生物特征加密——那几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他取出的,是一个只有指甲盖大小的黑色装置,触手冰凉。它看起来毫不起眼,
却凝聚了境外组织最尖端的神经信号侧信道窃取技术。
拉吉将它小心翼翼地贴合在终端机箱侧面一个预留的散热孔上。
装置表面亮起一圈几乎无法察觉的微弱蓝光,随即隐没。他坐了下来,
戴上连接着终端的一个标准神经脉冲记录头盔。屏幕上,复杂的神经映射图开始缓缓旋转。
拉吉闭上眼,开始进行一项被批准的、非核心的梦境回溯分析任务。
他的意识仿佛沉入一片由数据和模糊光影构成的海洋。他引导着自己的思维,
像操控一艘深海探测器,小心翼翼地避开官方设定的任务路径,将意念的触角,
无声无息地探向那个被严密守护的、标记着“Ω级:核心拓扑结构及能量编码”的区域。
头盔忠实地捕捉着他大脑皮层的每一个电信号波动,终端依据这些信号执行着操作指令。
然而,那个紧贴着机箱的黑色小装置,却在同步工作。
它敏锐地捕捉着机器在执行这些“越界”思维指令时,
内部芯片高速运算所产生的、极其微弱的电磁泄漏和能量波动。这些波动,
如同密码本上被无意间压出的印痕,被装置内部的超敏传感器阵列捕获、分析、重组。
它像一条吸附在巨鲸身上的䲟鱼,通过巨鲸的行动,间接描绘着海底宝藏的轮廓和开启方式。
时间在死寂中流逝。汗水沿着拉吉的太阳穴滑下,滴落在冰冷的控制台金属边缘。
这种双线操作对精神的消耗是巨大的。他必须全神贯注地维持着表面任务的分析进程,
同时又要极其精准地控制意念的“触碰”,既要足够接近核心数据以引发系统深层的运算,
又不能触发任何警戒阈值。每一次意念的靠近,都像是在布满红外线的金库中穿行,
稍有不慎,警报就会响彻整个基地。不知过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