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露头角。1501 年,米开朗基罗回到佛罗伦萨,接到了雕刻《大卫》的重任。
这块被前人视为棘手的巨大大理石,在他眼中却是实现艺术理想的绝佳素材。
米开朗基罗他摒弃传统中大卫胜利后的形象,选择刻画战斗前的瞬间。
米开朗基罗精心雕琢大卫的每一处细节,让年轻健硕的大卫身体微微扭转,肌肉紧绷,
眼神坚毅地望向远方,全身散发着蓄势待发的力量。1504 年,《大卫》惊艳亮相,
这座 5.17 米高的雕像,以完美比例与强烈艺术感染力,
成为文艺复兴雕塑艺术的巅峰之作,彰显着人类对自身力量的自信与歌颂。然而,
命运并未让米开朗基罗在荣耀中长久停留。然而1508 年,
教皇朱利叶斯二世要求他为西斯廷教堂绘制穹顶画。这对擅长雕塑的米开朗基罗而言,
不啻为巨大挑战。但面对教皇权威,他无奈应命。在接下来四年,
他独自在高高的脚手架上艰苦创作。仰头作画的姿势让他身体承受巨大痛苦,
而对艺术的严苛要求更使他精神备受折磨。《创世纪》描绘上帝创造世界的故事,
整幅画气势磅礴,人物栩栩如生。其中《创造亚当》最为著名,
上帝与亚当指尖即将触碰的瞬间,被刻画得扣人心弦,传递出生命诞生的神圣与庄严。
在创作过程中,米开朗基罗内心充满挣扎,身体的疲惫、教皇的催促,